首页

关于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关于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经贸招商 |

时间:

2021-08-17

|

推荐访问

【www.swirlview.com--经贸招商】

?势没有显现出来。

  2.规模偏小缺乏项目支持。文化企业数量、规模、经营呈现“小、散、乱”的状态,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文化产业在招商引资、基础建设方面还没有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撑,发展只停留在“小打小闹”上。旅游资源开发迟、开发程度低,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业开发仍处于起步开发、夯实基础、加强培育的阶段。

  3. 市场主体不强要素不健全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健全,以个体经营居多,传统项目比重大,上档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少,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旅游资源分属于条块多头管理,主管部门、乡镇自身投资能力弱,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一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进展缓慢;旅游六大产业要素还不够匹配,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已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过境游”与“过夜游”比例失调,旅游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

  4.文化旅游骨干人才严重短缺。全县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较低,全县最大的文化经营企业丹霞旅游公司,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文化旅游产业高端人才如文化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企业管理等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紧紧抓住全省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突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着力建设具有自然人文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知名旅游景区,培育一批骨干文化旅游企业,打造一批知名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科学编制规划,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依据

  立足现有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人文景观,坚持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全县未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在全面落实省政府批准的《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景区规划》的基础上,精心做好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传承创新区、丹霞文化产业园、大沙河生态文化产业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独有或特有资源,以“兰洽会”、深圳“文博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为平台,积极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实施重点招商,精确招商,吸引具实力、有品牌的企业投资文化产业。要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和“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旅游资源入股、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方式,构建多元化旅游开发投入机制,加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鼓励引导国家、集体、个人、外商等多种经济成份投资开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和经营性旅游项目。加快启动XX县丹霞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搭建投融资平台。争取实施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项目,精心做好丹霞文化产业园、大沙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县文化馆扩建、XX县数字放映厅等项目建设,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搭建平台。开通七彩丹霞至大沙河景区旅游快速通道,建设丹霞旅游小镇,以七彩丹霞、大沙河景区、黑河湿地为支撑,精心培育丹霞奇观、绿洲风貌、生态景观、红色圣地为主的精品旅游线,完善XX县城游客集散中心服务功能,开发双泉湖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完善旅游服务要素市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培育临泽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深入挖掘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发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塞上江南”、“丝路明珠”中国第三阶梯才能看到的南国景观、七彩丹霞、绿洲、湿地、戈壁、沙漠等多彩的生态文化、河西走廊地域文化、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中国枣乡品牌文化,并加以挖掘运用,着力打造以“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四月八”庙会为主的节会文化品牌;以七彩丹霞、西游遗迹、峡谷奇观为主的旅游文化品牌;以戈壁水乡、黑河湿地为主的生态文化品牌;以精品玉米制种、现代设施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品牌;以梨园口战役纪念馆、汪家墩战斗遗址为主的红色文化品牌。实施“枣乡·丹霞”宜居宜游宣传文化工程,积极组织开展新闻采访交流、文艺创作采风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传播活动,促进“中国枣乡”文化品牌形象的传播,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临泽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形象,充分体验多彩的民俗风情,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康体养生和惊险快乐之美。

  (四)强化宣传营销,以旅游业推进文化深度交流

  以打造“中国枣乡·七彩丹霞·戈壁水乡·红色圣地”四张名片、提升临泽整体旅游形象为目标,采取“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动”的手段,整合资源和资金,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一是强化主流媒体宣传。运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影响力高的特点,加大在央视、甘肃卫视、旅游专业网站的广告宣传力度;做好临泽旅游网及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旅游网与旅游专业网站联网对接,积极开展联网营销。二是强化户外宣传。继续做好国内重点城市机场、车站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张掖丹霞及临泽旅游宣传广告,积极协调在高速公路临泽出入口及国道、省道XX县乡公路沿线设置完善旅游景区交通导览指示牌;在高速公路临泽出入口等处设置游客咨询服务台,旅游旺季免费发放《临泽旅游指南》明白卡。三是强化节会宣传。精心设计制作一本《临泽风光》画册、一张《临泽自驾游地图》和一张《临泽旅游指南》明白卡,参加国内“旅交会”、经贸洽谈会等宣传推介活动,努力拓展对外宣传空间;坚持每2-3年承办一次高规格、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文化节会或重大活动,提升临泽整体形象,扩大对外知名度。四是加强区域合作。组织重点旅游经营单位主动到周边及重点客源地搞宣传促销、搞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和市内外旅行社的联系沟通,联手宣传促销、联合开发市场,构建资源共享、市场共推、优势互补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实现区域旅游发展合作共赢。

  (五)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旅游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文化旅游经营人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提升现有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和经营人员的素质,依托全国知名高校委托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文化旅游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稳定和加强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壮大民间文化演艺队伍,培育一支文化资源研究队伍。实行灵活宽松的引进政策,重点引进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鼓励社会人才投身文化旅游建设,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实现非公有制文化旅游企业人员在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同等对待。

  (六)建立互动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围绕省、市建设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核心区”的目标,建立旅游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融合机制,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 “规划上统筹编制、政策上统一扶持、项目开发上统一打造、市场开拓上统一推介、人才培养上统一培训”的文化带旅游、旅游促文化的良性循环。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和临泽鲜明的地域文化资源,把文化元素贯穿到旅游景区项目设计、建设、管理、营销、服务的各个环节,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于“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之中,用文化包装旅游项目,增强旅游的魅力、活力、吸引力,提升旅游的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发挥旅游传播、传承文化的载体作用,为实现文化产品价值创造消费市场。编排地方特色演艺剧目,搭建演艺平台;扶持开发刺绣、烙画、剪纸、面塑、葫芦雕刻等地方文化特色旅游商品及小包装便携式地方土特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旅游与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丰富旅游内容,增加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民革XX市委今年3月,组织部分党员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市是地处太行山的一个山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丰富文化资源。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六大类: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竞技与杂技。主要有武术社火、故事火、牛斗虎等。二是历史悠久、盛传全市的民间民俗。主要有平定风秧歌、跑马、平定城柏井古庙会上会迎驾与祈雨等。三是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有刻花瓷制作工艺、平定砂货制作工艺、珐花瓷制作工艺等。四是道具简单、轻便灵活的说唱艺术。保存至今的说唱艺术主要有阳泉评说。五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民间舞蹈。主要有文迓鼓、武迓鼓等。六是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学,主要有赵氏孤儿传说、浮山女娲补天的传说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开发利用并重,通过各种活动大力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全面普查整理,精心申报保护名录。2006年以来,我市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将搜集整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记载下来。同时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市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编辑出版了各种资料。2008年10月市政府正式公布了申报第二批省级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平定武迓鼓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保护计划,确定了保护单位,明确了项目普查、申报责任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深入有序地开展。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传承民间艺术。为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下去,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采取集中培训骨干的方式,多次举办培训班,培训民间艺人。三是举办多种活动,壮大民俗文化队伍。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队伍,每年春节,都举办社火汇演、评说展演。今年元宵节期间,还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各类民俗文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展壮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由于岁月的流逝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我市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已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如平定的制糖工艺、传统平定菜的制作工艺等正在消失,麻糖、黑豆糖、拐棍糖已完全在市场消失,其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平定传统菜的风味已不再正宗。现在会耍社火、马尾猴的人已不多了,年轻人没人能独立表演。喜欢并会唱平定民歌的民间艺人基本上都在七十岁以上,而且基本都没有传承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消亡的现实,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门新的学科,而目前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不“专”,都是从其他专业抽调过来的,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时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4、机构、编制、经费困难的问题。一是没有专门工作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开发和保护工作量大,需要有专门的工作机构来负责。二是普查设备落后。近年来,我市先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但普查手段落后,缺少先进的摄录设备,导致普查中文字性的多,图像、声音等有形的资料少。三是经费紧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由于经费紧张,使应征集的资料不能完全征集回来,对编辑出的相关资料不能出版发行,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三、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建议

  1、加强宣传,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通过开展具有阳泉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节会等节庆活动,表演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发挥非遗项目在彰显遗产价值、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利用新闻媒体、网站的宣传教育和信息交流功能,加强对非遗保护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市民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三是开展阳泉评说走进中小学校园活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2、理顺管理体制,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设立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心设在市群众艺术馆,与市群众艺术馆合暑办公。同时应理顺体制,明确其职能,增强行政管理和指导协调功能。

  3、建立高效完备的保护机制。市有关部门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保护计划。对每个项目要按照其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使保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要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要对传承人进行登记、建立档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学习等形式,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大力培养专门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5、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办公经费要逐年提高。除财政拨款外,还应通过宣传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6、在保护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新路子。要进一步挖掘砂货制作、刻花瓷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的潜力,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大胆创新,使传统手工技艺从自给自足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7、市政府要研究设立市、县(区)非遗保护专项政府奖励资金。市、县(区)应建立相应的专项奖励资金,对各级各类获奖的非遗作品和扶持项目,实行政府奖励和资助。

  8、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要鼓励家族传承。可通过命名、颁发证书提供资金扶助及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解决继承人的困难和后顾之忧,拓展非遗保护的传承方式,使其代代相传。同时研究制定继承人的吸引和培养制度。针对现在继承人后继乏人的状况,市政府要提供优惠条件和政策,实行师带徒的工资待遇和补贴标准,把传承项目成效与奖励挂钩,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工作。

  镇在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探索,虽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包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

  河包镇综合文化站于2009年7月开工,2010年12月完工已经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总投入150万元。建筑面积1197.74 m2,占地面积1035 m2。镇上建有标准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和电影放映厅等,其中藏书3000余册,还有光盘、投影仪和vcd等硬件设施。所辖3个社区、3个行政村,每个村(社区)都建有农家书屋,分别藏有图书2000余册

  (二)文化资源现状

  1.物质文化。河包镇具有独特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中西文化集汇一体。一是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的报恩塔,又名白塔寺的白塔,距今800多年历史。该塔于1992年3月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该塔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严重,塔身西、南面通体裂纹最宽处达18公分。市文物局于2005年进行过一次修缮。现正在申报成为国家文物。二是斜塔。其倾斜角度约为30度,远远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的清代年间的斜塔,目前正在申报成为县级文物。三是真原堂。这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法国人修建的一座25米高的砖木结构双钟楼的教堂,占地2300平米,是大足、荣昌天主教又一活动场所。并于2001年申请成为县级文物,正在申报成为市级文物。此外,还有明朝景泰七年塔等文物。

  2.非物质文化。河包镇非物质文化也较丰富多彩。其民间歌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姑娘出来收衣裳》、《稀烂背篼眼眼多》、《送郎》、《天阴落雨又落沙》等;同时河包人民还创造了肉龙、儒龙、火龙、小金龙、草把龙、板凳龙、亭子戏、缠丝拳、小洪拳、纸扎工艺、车灯舞、高跷狮子舞等。其中肉龙是河包镇人民独创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是耍龙舞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喜庆色彩。1984年,河包肉龙代表XX县参加XX市舞龙比赛并获得金奖;2012年,河包“肉龙”代表XX县参加XX市元宵节龙舞汇演,获二等奖。肉龙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目前我镇正在以金凤山公园为开端和依托,以报恩塔、斜塔和真原堂等文物古迹为亮点,着力打造河包镇金凤山生态旅游观光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来,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

  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二是缺乏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老百姓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没有较系统较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虽然我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优秀文化所赖以生存的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对我镇的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的探索。没有围绕文化产业进一步充分挖掘文化旅游内涵,也没有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品牌来充分发挥我镇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作用,更别说引入企业投入来发展文化产业。

  (三)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不明显。从目前的体制和情况来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紧紧依靠镇财政的支持,而没有市、县财政的支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不齐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等。对文化产业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传承、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经营性文化产业一片空白。我镇目前从事文化信息方面的企业仅一家小网吧,其它有些零星的照相馆和打印部,规模和效益之小几乎可以略为不谈。

  (五)缺乏综合性的文化体育广场。目前河包镇正在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广场事宜,此广场占地20亩,功能设施齐全,资料已报市体育局。目前正在设计平面图和效果图。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按照“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创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市场建设”等要求,认真分析我镇的文化资源优势,理清我镇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和引领全镇文化产业发展。

  (二)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骨干项目。我镇应重点培育和发扬光大肉龙表演,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留住精英,引进战略伙伴。依托报恩塔、真原堂、斜塔、景泰七年塔等几个市、县级文物,打造河包旅游亮点。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快实施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推进城镇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完善文化功能配套设施,提高管理和使用水平。

  (四)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是关键。目前,农村文化专业人才不足,文化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树立人才是文化资源第一要素的观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推荐选拔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

延伸阅读
603?6? ?0370?理? 0A7? 现? 4?6? ?021?6? ?eV?0205?6? ,?0180?6? ? 戨0 0?6? ,[db:cate]
2024-04-10
??月中,我有幸来到嘉兴招商银行实习。虽然真正上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很多在大学的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我即将大学毕业,竞争激烈的毕业求职也摆在了眼前,对于像我这样从来没有[db:cate]
2024-04-10
TEXT-ALIGN: center>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2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13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14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15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6江西工程职业学院17江西青年职业[db:cate]
2024-03-27
?我鉴定7月21号,来到大连华泰证券开始我的实习生活。虽然只有一周,不过在实习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把顾客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是作为一间公司逐渐形[db:cate]
2024-03-17
;2007年3月,被青岛市经贸委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由于煤泥、污泥和其它工业垃圾都属于高湿废料,直接送入锅炉无法满足运行条件。为了进一步扩大上述废料的利用程度,公司决定自主研发一台适合本公司锅炉使用的[db:cate]
2024-03-08
??。经过领导同意,由我负责网上销售的工作,于×月×号全面开展工作。经过网上查询筛选我选择了中国服装销售网、中国服装招商网和中国服装鞋帽网做为公司合作的网站并注册为服装企业会员[db:cate]
2024-03-08
?到一个重中之中的位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2001年、2002年2003年先后开展了“招商引资年”和“招商引资、优化环[db:cate]
2024-03-05
??度又阻碍了农民洗脚进城的步伐。现代制造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集聚大量的人员,为此我镇上下还需要“思想解放,招商进账;观念更新,项目生根。”从而带动我镇第三产业的兴旺繁荣。  要素配置亟需调整,[db:cate]
2021-08-2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跨省区监管办公室)、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党委组织部;  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党组织;  招商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及其[db:cate]
2021-08-21
?党委、肇庆  市科技局直属机关党委、肇庆市总工会直属机关党委、肇庆市经贸局直属机关党委、肇庆市  财政局直属机关党委、肇庆市交通局直属机关党委、肇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肇庆市旅  游发展局直属机关[db:cate]
2021-08-19

图文推荐

  • 推荐访问